中文 | English

国际发泡技术(上海)展览会 FOAM EXPO China

2024年11月12-14日 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W1馆

国际发泡技术(上海)展览会 FOAM EXPO China

2024年11月12~14日 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W3馆

展会新闻

SABIC高层: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将聚焦5G通信、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化学及物理回收等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卜羽勤,许秋莲 上海报道

(原文标题:独家专访SABIC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执行副总裁鲍勃·莫恩: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将聚焦5G通信、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等领

编者按:为配合中国“双碳”目标,不少老牌外资企业也为此正在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和实践,期待通过他们努力来实现全球的“绿色”发展目标和中国的“双碳”战略,并进一步推动其产品在应用场景中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知名的老牌化工企业,SABIC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执行副总裁鲍勃·莫恩于近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鲍勃·莫恩表示,SABIC将 “因地制宜地助力广大客户在5G通信、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化学及物理回收等多个关键领域有效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进而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此外,SABIC也是FOAM EXPO Europe的赞助商和参展商。

2022年12月7-9日举行的国际发泡技术(深圳)展览会 FOAM EXPO China正致力于为发泡产业链升级和重塑提供商业机遇和行业平台,贡献自身力量汇集于“双碳”的时代洪流中。FOAM EXPO 团队将持续分享在高分子发泡产业链中正在践行“双碳”战略目标的行业文章和优秀企业。

原文:

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近年,在交通运输等不同应用场景中,我国正不断推进相关企业转型,减少碳排放、加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使用中的比重。

2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进行部署,强调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强化大局意识、履行行业职责,强化系统谋划、做好统筹部署,强化分类施策、注重因地制宜,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双轮驱动,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

为配合中国“双碳”目标的实施,不少老牌外资企业在其工作规划中也进行了相应部署,并在现实应用场景中不断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企业转型难点有哪些?如何协同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助力减碳?各环节企业可如何各司其职、提升合力?为配合中国“双碳”目标的实施制定了哪些措施?就上述问题,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下简称:SABIC)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及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鲍勃·莫恩。

未标题-1.jpg

SABIC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及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鲍勃·莫恩

  • 2050年前实现自身碳中和

《21世纪》:SABIC提出将净零目标设定在2050年,其中包括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在2018年的基础上减排20%。请问目前进展如何?

鲍勃·莫恩:我们的目标,是力争2050年前在自身运营可控范畴内实现碳中和。通过聚焦自身生产活动中的直接和间接排放,SABIC计划到2030年将公司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以2018年为基准)。此外,我们还计划携手各界伙伴共同致力于减少整个价值链的间接排放。2021年,我们明确了实现减碳目标所需的关键投资和技术,并将路线图的基调定为:提高可靠性、可再生能源使用、资产电气化、低碳氢气利用以及碳捕集。目前,我们对英国提赛德石化工厂的投资改造就是一大典型案例,其预计将减少该厂60%的碳排放;在下一阶段,基于相关碳中和可行性研究,我们计划以氢气取代传统燃料,实现超99%的减排。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议程,我们与行业伙伴巴斯夫和林德合作,在开发电热蒸汽裂解装置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外,我们还与世界经济论坛(WEF)合作,携手十家同业伙伴力争在2023年之前将低碳排放技术协作创新(LCET)倡议发展为一个独立实体组织。

《21世纪》:据悉,SABIC全球总部已经实现了“碳中和”。为配合中国“双碳”目标的实施,SABIC还将推出哪些方面的计划?

鲍勃·莫恩:日前,在首届沙特绿色倡议论坛(SGI)上,我们正式公布了公司的全球碳中和战略,声明将积极响应巴黎协定,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国家相关愿景、承诺与举措的基础上,持续付出不懈努力深入探索各类解决方案。不仅如此,在发布该战略的同时,我们也面向全球重点展示了一系列相关成就,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在西班牙卡塔赫纳建设全球首座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实现运转的大型化工生产基地(计划于2024年全面投产)、与沙特阿美共同展示蓝氨供应链、投资电热裂解以及开发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处理工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在中国,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材料创新和应用开发,凭借以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地助力广大客户在5G通信、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化学及物理回收等多个关键领域有效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进而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 让塑料在循环经济中循环起来

《21世纪》:SABIC正不断推进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布局。作为老牌的化工企业,请问转型的难点有哪些?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是?

鲍勃·莫恩:从全球来看,已宣布碳中和目标的国家其GDP合计已占到世界GDP的80%。全球经济大潮正朝着可持续发展转向,我们客户的需求也在随之演进。在助力客户应对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挑战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创新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SABIC正努力转型成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者。在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把业务重心和创新重点移至多个能源转型相关的关键领域,如汽车轻量化、发电和储能。从“减碳”,引申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如何切实地让塑料在循环经济中循环起来,是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一步的重点方向。着眼未来,我们相信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采取果断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和废旧塑料带来的挑战;在于拥抱循环经济的无限可能;也在于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原则落实到业务、职能范畴和各个市场。

《21世纪》:在协同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助力减碳方面,你有哪些建议?

鲍勃·莫恩:实际上,与制造业中的其他行业相比,石化行业对减碳并不陌生。在与碳排放相关的整条价值链上,无论是化石能源的燃烧,还是之后碳的捕获、储藏,再到碳作为原料的使用,我们石化行业都蕴藏着更为深厚的实力,去打造更为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化学行业,减碳实践已经持续开展了二十多年。几乎对于所有可能的减碳路径来说,化学反应和化工技术的进步都是个中关键。更重要的是,化学,还远不仅仅只是物质之间的反应。如果我们将化学视为一种广义上的联结,比如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交互,那么化学能够代表的,还有协作——包括政府指导、公众支持和泛价值链各类企业的贡献在内,整个经济、社会不同环节之间的紧密协作。离开了化工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双碳”目标的实现势必将无计可施;与此同时,在整个减碳价值链之中,如果不能形成充分的协作,包容性的增长与可持续的发展,也只会是空中楼阁。

  • 中国占据科研和创新战略核心位置

《21世纪》:在你看来,目前中国市场在化工行业的布局如何?如何进一步完善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发展与融合?企业有哪些能重点发力的方向?

鲍勃·莫恩:中国化工业始终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化工市场,增速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化工品生产国。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品生产国,此后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化工产能将占全球一半。化工行业起源于对包括油、煤、天然气在内的化石原料的创新使用,但要想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化工行业转型则势在必行。化工行业不仅要对原料使用进行创新,积极利用可再生和废旧塑料;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升级;在价值链的终端,也应持续推动应用的创新。可见,无论是产业链、供应链还是价值链,科技创新,都是最根本的“底层逻辑”,以及企业理所当然必须恒久聚焦的“发力点”。

《21世纪》:目前SABIC在中国已有研发中心,未来会否提升中国在整个研发环节的份额,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创新力度和科研力度投入?

鲍勃·莫恩:目前,SABIC遍布全球的20座技术和创新研发中心聘请了超过1600名员工,申请了9946项专利,每年向市场推出大约150款新品。在扎根中国市场的三十多年里,SABIC坚定地持续强化科创相关投入。我们的上海研发中心,同时也是公司大中华区总部,早在2013年便已落成启用。近十年来,以先进的SABIC上海研发中心为抓手,通过充分结合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全球网络,我们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转型。除了上海研发中心,我们在上海、广州和重庆还建有三家工厂,业务范围遍及中国14个城市。中国是SABIC增长最快的市场,营收约占全球的20%。作为推动全球化学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不仅是SABIC的一大关键战略市场,在我们的科研和创新战略中也占据着核心位置。

返回

我要参展

请认真填写表格并进行提交。我们将保留您的隐私,不予其他人分享您的联络方式与信息。